破曉時分,東部戰區聯指大廳。
態勢大屏上顯示異常空情,東部戰區機關某處處長秦明沉著冷靜,迅速與指揮員會商研究、擬制計劃,調控兵力行動……很快,情況處理完畢。
一心一意謀打贏,敢打頭陣當先鋒。近年來,秦明練強硬功、勇打頭陣,多次出色完成重大軍事行動和演習任務,獲軍隊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次,3次榮立三等功,被中央軍委表彰為“全軍軍事訓練先進個人”。
2016年初,戰區成立。帶著“到聯合作戰的最前沿,去備戰打仗的第一線”的初衷,秦明從軍區軍種參謀變為戰區聯合參謀。
第一次參加聯合作戰時的窘態讓他記憶猶新:面對戰區聯指中心瞬息萬變的復雜態勢,諸軍兵種一體編組的聯合戰場,他眼花繚亂、不知所措,提出的處置建議被指揮員當場駁回……他深刻認識到:走上新崗位,必須提升聯合作戰素養。
“打贏路上,再難的坎也要邁過去。”首次隨艦出海執行任務,以前從未長時間出海的他嘔吐不止。艦長多次勸他回房間休息,而他仍然堅持留在作戰指揮室學習情況研判、指揮流程。
回到戰區后,他繼續利用參與籌劃聯合演訓的機會,向來自不同軍兵種的業務能手請教,到各級指揮所、作戰實驗室學習特情指揮處置。憑著這份執著和堅持,秦明以優秀成績成為戰區首批通過資格認證的參謀。
戰區成立后,如何實現聯戰聯訓一體化,秦明一直在思考。“那段時間,他完全沉浸在工作中,一次次求師問道、一次次論證修改,不斷研究完善典型場景和能力生成路徑,最終贏得了大家的認可。”秦明當時所在單位同志表示。
從難從嚴,才能練出勝戰尖兵。秦明利用每一次參與籌劃設計實戰演練的機會,從戰區當前面臨形勢中預判潛在危機,瞄準部隊準備中的薄弱環節出特情、設困境,倒逼部隊深研作戰問題、優化力量布勢、調整處置方案。
一次紅藍對抗演練中,紅方失利后,一名指揮員質疑裁評結果。秦明一一報告裁評結果和依據,數據翔實,分析得當,讓紅方指揮員心服口服。復盤時,有人說他“太較真”,他堅定地回應:“把情況想得苛刻些,問題暴露得充分些,實戰演練才能更真實、更有效。”
“未來戰場要打贏,作戰問題要歸零。平時問題少一個,戰時勝算就多一分。”秦明說,他會繼續扎在備戰打仗重點難點問題中,鉆研解決方案。
“5,4,3,2,1……”一次重大演訓任務中,隨著發射命令響起,導彈騰空而起、精準命中目標。
精準命中背后是充分的準備。為確保萬無一失,秦明帶著小組人員精心籌劃設計,依托模擬仿真系統反復推演,直至與部隊行動、體系支援無縫銜接,實彈射擊順利實施。
“有利態勢是斗出來的,敢斗善斗才能贏得主動。”這是秦明多次參與實戰化演訓任務的深切感悟。剛任處長時,處里幾名同志來自不同軍兵種,思維方式、工作風格各異,他帶頭干,把大家擰成一股繩,年底把“先進處”的牌子扛了回來。秦明重視參謀人員的幫帶培養,經常壓擔子、帶著干,團隊成員紛紛成長為研戰備戰的骨干。秦明說:“一名好參謀要樹立向戰的航標,流淌謀戰的熱血,鍛造能戰的筋骨。”(張英吉參與采寫)
來源:人民日報